钉扣机的故障一般比其他缝纫设备要少一些,而且有了故障也较容易分析原因。对于某些机器传动方面的故障,可以根据机构原理和定位标准以及调整方法加以排除。下面仅就钉扣机经常用产生的故障分别讨论如下。
一、断线
断线故障是钉扣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,造成故障的原因很多,其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,常见断线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见表8-3和表8-4所示。
表8-3GJ4型钉扣机断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
产生原因 | 排除方法 |
1.缝线质量不好,无拉力 | 1.更换质量好的缝线 |
2.机针针孔或针槽不光滑 | 2.更换新机针 |
3.纽扣眼小,而机针太粗 | 3.更换细针 |
4.纽夹位置不正,机针钉在纽扣上 | 4.调整纽夹安装架位置 |
5.方孔板错位,机针擦方孔 | 5.调整方孔位置使机针在方孔的中间 |
6.机针挡板碰针 | 6.调整机针挡板与机针间隙≤0.1mm |
7.中间夹线器太紧或第一夹线器开放太迟(跨线断) | 7.调整中间夹线器压力及第一夹线器开放时间 |
8.输线杆处的线弯曲 | 8.加大挑线量,调节输线杆 |
9.线钩有锈斑或毛刺 | 9.用细砂皮磨光或更换新线钩 |
10.机针挡板或针板孔有毛刺 | 10.用细砂皮磨光去毛刺 |
11.针杆摆动宽度不当 | 11.按标准调整针杆摆动宽度 |
12.线钩勾线时擦机针,造成线钩勾在机针外侧 | 12.针杆插针孔偏或不直,更换针杆 |
表8-4 373、372型钉扣机断线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
产生原因 | 排除方法 |
1.穿线不正确 | 1.按规定的线路穿线 |
2.线经过之处有毛刺 | 2.用细砂布砂光 |
3.第二夹线器压力太大 | 3.适当旋松调压螺母 |
4.第一夹线器压力太大 | 4. 适当旋松调压螺母(标准压力7-5G) |
5.第二夹线器的浮动过晚 | 5.将夹线器的浮起定时稍许调前一些 |
6.夹线架位置不正确 | 6.调整夹线架位置 |
7.机针没有降落到纽扣眼中心 | 7.用夹纽扣轧头支架进行调节 |
8.拔线板动作慢 | 8.调整拔线板位置 |
9.机针与线钩机碰 | 9.将机针与线钩的间隙调到0.05-0.1MM |
10.相对于纽扣眼的大小,机针太精 | 10.更换成较细的机针 |
11.线钩上有毛刺或锐边 | 11.用细砂布磨光 |
12.线理调节钩行程过小 | 12.行程调到8-12mm |
二、断针
断针的故障不论什么机型多数是由于位置不当造成的。其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见表8-5所示。
表8-5 断针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
产生原因 | 排除方法 |
1.纽扣扣眼的距离宽窄不一,大小不等,四眼纽扣眼孔位置不对称 | 1.更换标准纽扣 |
2.机针与纽扣扣眼不对位 | 2.按标准重新调整 |
3.纽夹移动位置 | 3.矫正纽夹的位置 |
4.针杆过低 | 4.适当调高针杆 |
5.针杆摆动宽度不符合实际需要 | 5.按标准重新调整(GJ4-2型) |
6.护针板(挡块位置不对) | 6.重新调整间隙 |
7.横送料或纵送料距离不对 | 7.按纽扣扣眼的距离调节(373型) |
8.纽夹夹不牢纽扣 | 8.重新调整纽夹开距 |
9.线钩位置不正确 | 9.重新调整线钩位置 |
10.针杆弯曲或插针孔斜 | 10.更换针杆 |
11.蜗杆定位不正,应使机针在刺入纽约孔前停止横向及纵向运动 | 11.重新定位蜗杆,可更换销钉(GJ4-2型) |
12.推线叉轴摆动时机和前后位置不对 | 12.将转动曲柄调到适当位置(针杆由最低位置上升移动20-21MM时,推线装置向后转动)(GJ4-2型) |
三、跳针
跳针的故障可以从勾线原理方面呈去查找,一旦原因找准,故障不难排除。跳针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见表8-6所示
表8-6 跳针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
产生原因 | 排除方法 |
1.机针与线钩前后间隙过大 | 1.调到0.05-0.1mm |
2.针杆过高 | 2.按针杆定位重新调节 |
3.针粗线细或针细线粗 | 3.按缝料选择针和线 |
4.机针弯曲、偏转或针柄未插到底 | 4.更换机针,重新安装机针 |
5.勾线时机过早,针在右边跳针 | 5.调整勾线时机,使线钩在机针抛出线环后勾线 |
6.勾线时机过晚,或线钩加速时间过晚,机针在左边跳针 | 6.按标准重新调整 |
7.纽夹位置不正确,机针对纽夹孔偏 | 7.重新调整纽夹位置 |
8.纽夹压力小或三爪压料不匀,缝料随机针上下浮动 | 8.加大纽夹压力,调整三爪压料均匀 |
9.机针碰擦扣眼 | 9.机针应落入扣眼中心 |
10.线钩轴前后松动 | 10.调整线钩间隙(GJ4-2) |
11.线钩尖损坏 | 11.更换新线钩 |
12.推线叉运作时机不正确 | 12.按标准重新调整 |
文章来源:中国缝制网